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、博导,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厉行在论坛中发表了《碎片化时代的品牌价值》的主题演讲。他从宏观视角出发,结合多年的实践案例,以及多年对领先品牌的跟踪研究和数据分析,深刻剖析品牌创造的价值,并提出了当前品牌面临的挑战以及品牌穿越周期的营销打法。
北京大学厉行教授演讲:《碎片化时代的品牌价值》
厉行教授学的是经济学,一开始从事的是“新媒体效果广告”教学工作,但随着年龄及阅历的增长和对行业更加深刻的了解,他觉得品牌是比技术、投流、营销玩法更加重要的东西。并且,他发现某国际知名日用消费品品牌今年把买流量的预算从80%降到了50%,把更多的费用投向了品牌,应该也是意识到品牌变得越来越重要。
他还解释了演讲主题中“碎片化”的含义:
一是观众的注意力碎片化。现在每个人手上有5-6个社交媒体,如抖音、小红书、微信、B站、微博等,大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广告还可以迅速滑走。再也无法回到之前传统大媒体时代,让人坐在电视机前把你的广告看完。
二是白牌的崛起导致市占率的碎片化。有很多科技产品领域,都有一些白牌来侵占市场,如果做不到品牌化,只能卷入更多的价格战。市占率的碎片化给企业品牌营销人带来了一系列挑战:企业还需不需要品牌?品牌是否还重要?做品牌投得再多,还不如花钱买流量、做促销见效快?这类品效之争,在过去一直是业界重大的议题。
从整个广告市场来看,效果广告占八成,品牌广告占两成,实际上很多企业的品牌广告占比还不到两成。到底还需不需要品牌?这是很多的企业和消费者都在面临的问题。事实告诉我们,在碎片化时代,品牌的力量不仅没有减弱,反而变得更加强大。
一、近15年来全球百强品牌的演变:品牌价值翻了3倍,品牌资产占总资产从3%上升到12%
“在碎片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,加上竞争格局的加速,是否意味着品牌力量的减弱?”这是他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。
要研究品牌,最难的是如何衡量品牌?到现在为止,如何衡量品牌都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结果。
品牌价值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,他借用了第三方研究机构Brand Finance的品牌测量方式。这个方式衡量品牌价值,最主要的就是看加盟费。如果你加盟一个品牌,你愿意付的加盟费的大小,大概就是这个品牌的溢价。如果你不加盟,只做白牌,那你就卖不了那么高的价钱。
以麦当劳为例,假如麦当劳一年的营收是250亿美元,它每年的加盟费收入是50亿美元(快餐行业的平均加盟费率是20%),这50亿美元就是麦当劳每年卖品牌所获得的价值。一年卖50亿,每年按10%的利率贴现,它的现金流就是500亿美元。
要测量不同行业相对应的品牌价值,还要用传统的品牌调研问卷的形式,去测量品牌力指数,假如经过消费者调研,麦当劳的品牌力指数是80%,那麦当劳总的品牌价值就是400亿美元(500亿美元*80%)。
所以,以加盟费为主要的因素,结合未来的现金流,以及品牌力指数,可以计算出每一个品牌的品牌价值。
研究过程中,他借用了第三方研究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的前100强品牌榜的数据。该机构每年都会发布全球百强品牌名单,这100强品牌中涉及五大品类:以通用电器和大众为代表的制造业;以AT&T和DHL为代表的运输通信业;以亚马逊和沃尔玛为代表的批发零售业;以中国银行和巴克莱为代表的金融地产业;以谷歌和微软为代表的其它服务业。这五个行业,15年间,前后有158个品牌进入品牌百强名单,这个名单的流转率非常低,因为头部品牌只会越做越大。
从2007年2022年,在过去的15年间,通过对前100强的品牌跟踪发现:
一是品牌的价值越来越高,品牌的力量得到加强。前100强品牌的总价值比15年前翻了三倍,总价值从2007年的10万亿元,上升到2022年的35万亿元。
35万亿元是什么概念?全中国一年的广告总营收差不多1万亿元,你可以理解成全中国所有的广告都做品牌,并且持续做35年,这些钱才能堆出来100强的品牌价值。很多人觉得广告贵、广告难,这一对比就可以发现,相对于美国的广告来说,中国的广告还是比较便宜的。
二是品牌资产占企业总资产的比重,从过去的3%上升到了12%,并且对于头部品牌来说,这一比重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。100强品牌榜里,前50名的品牌资产占比是从3%上升到15%,而后50名的品牌资产占比从3%只上升到8%左右。而固定资产占比变化不大,从2007年的10%只上升到2022年的12%左右。
所以,一家成功的企业,它的总资产中有10%-25%是品牌资产。过去15年,我们看到的是品牌资产的快速增长,且强者更强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在碎片化时代,对新品来说不太友好,进入市场就不再那么容易了,因为打新品、做宣发,变得越来越困难,消费者心智非常难以触达,而对于传统的头部品牌来说,他们的垄断地位会越来越强。
三是从行业来看,百强品牌中制造业依然占大头,但有一个可喜的趋势,就是批发零售业和互联网服务业的比重在往上走,而金融地产的比重在往下降。这个趋势不仅仅是中国的趋势,而且是全世界的趋势。批发零售业和互联网服务业往上走,意味着营销可以有更多发力的地方,这和我们当代的新媒体、新传播、新营销息息相关。
四是从全球市场来看,中国品牌在崛起。2007年全球百强品牌中,还没有中国品牌。到2022年,有10%的百强品牌来自中国,并且还有很多未上市的企业并没有列在里面(比如华为、字节等)。全球百强品牌占比最大的依然是美国,尽管他们现在的新媒体营销玩法在向中国学习,但是半个世纪以来他们积累的品牌资产还是不容小觑的。呈下降趋势的是日本和欧洲,有被中国替代的趋势。
综合来看,在碎片化时代,对于头部品牌来说,品牌力量不仅没有减弱,反而变得越来越强大。这和我们的直觉刚好相反。
二、让品牌成功穿越周期的方法:先入为主抢占消费者心智
关于品牌的打法有无数种,但有一种打法是可以穿越周期的,那就是先入为主,获得先发优势,其实也就是抢占消费者心智。如果你的品牌能成功抢先占领消费者心智,那么你会成功,并且这种成功的优势可以持续很多很多年。
美国市场做了一个跨品类的“营销地理”研究,他们选取了啤酒、咖啡、酸奶品类的前两名品牌作为研究对象,研究每一个品牌的创始地、创始城市、创始年份、如今的市场占有率等情况,因为大部分品牌创立都在50年以上或100年以上,如果目标城市离品牌创始城市越近,那么这个品牌的先发优势是否仍然存在?大本营效应是否还存在?大本营效应是否能持续50年以上?
比如酸奶领域,达能是1943年在纽约创立,优诺是1974年在底特律创立,那么在东部的城市,达能的优势是否还领先?在中部城市,优诺的市占率是否还领先?
结果发现,大本营效应仍然存在。在品牌创始城市,它的品牌大本营效应在50年、100年以后,市占率仍然比其它品牌超过20%,而且这个大本营效应还可以辐射到250英里内的城市;距离大本营250-500英里的城市,市占率超过其它品牌13%;距离大本营500-2000英里的城市,市占率仍然有8%的优势。而且非常神奇的是,在美国这样一个同样经历过报纸、电视大众媒体时代、社交媒体碎片化时代的国家,在广告投入比中国高得多的环境里,这些被研究的品牌尽管经历了50年、100年的沧海桑田,然而在其大本营的先发优势仍然存在。
现在中国市场如此饱满、内卷,在座的企业家并未出现在这个百强品牌榜单上面,大部分的企业也没有先发优势,那么,我们如何去寻找先发优势?现在还有先入为主的机会吗?完全有!他给大家讲一个白象香菜方便面的案例。
白象创立于1997年,一个河南品牌,大本营也在河南,之前的王牌产品是大骨面。2023年5月推出了香菜面新品类,迅速获得了市场的关注和消费者的喜爱,成为现象级大单品。这个产品是怎么做的呢?
年轻人都喜欢在社交媒体上争论,类似于“甜豆浆与咸豆浆”、“甜粽子与咸粽子”、“香菜党与反香菜党”。2023年2月24日,“世界讨厌香菜日”的词条冲上了热搜,有人非常喜欢香菜,也有人非常讨厌香菜。
白象公司找抖音做了一个咨询,抖音的厉害之处就是有大数据,抖音数据显示:“香菜”的搜索排名很高,购买排名却很低,说明人们搜索得多但买得少,这就有可能成为“蓝海”,所以抖音就建议白象做一个香菜味的方便面,面里有面饼还有超多香菜。这样的产品设计,可以想象一定会很爆。
当然,打造爆品的过程还有造梗、造势等动作,于是就有了“卖爆200000棵香菜”的产品海报,以一面之力引爆爱香菜党与反香菜党论战“香菜之巅”。同时在各大直播间,用不同的达人直播带货,然后与新媒体MCN机构合作,创作更多的热搜话题和内容,先入为主抢占了香菜面品类的先机,并最终获得了成功。
香菜面完全是一个新的品类、新的赛道,白象最先推出,先入为主抢先占领消费者心智。现在在渠道里很难先入为主,但是在人们的心智层面仍然可以先入为主,还有很多心智空白等待你去开发。因此,做品牌需要有一个意识,就是去找到一个用户心智中的空白市场,可以通过用户访谈、市场调研、社媒大数据分析等途径去洞察空白市场的机会,一旦有了这样的先发优势,生意就会变得非常好做。
三、社交媒体对品牌营销的具有重要作用:通过潜意识影响人的行为
很多企业CEO会陷入一个误区,他们关心企业的战略选择、宏观经济政策,却并不关心营销,尤其是那些做ToB生意的人,认为To B生意不需要营销,主要还是靠客情关系和喝酒。真是这样的吗?不见得。
2023年,美国有一批学者做过一项针对“社交媒体对经济学博士求职影响”的实验。邀请到当年2000多位毕业生中的519位经济学博士生参与研究,将这批博士生分成两组,一组什么也不做,另一组是邀请81位经济学家在Twitter上转发博士生的论文。看看社交媒体对一个细分市场里的博士生求职是否有帮助?
高校招聘经济学博士的基本流程是:网上申请(发简历)——面试——试讲——发Offer。平均而言,30%的面试转化一个试讲,50%的试讲转化一个职位。这是一个典型的ToB市场,买家是学校,卖家是博士生。这也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市场,专业性非常强,经济学博士的论文全世界能读懂的不超过100人。
这项实验得出三组数据:
第一组是卖家(博士生)调研数据,问博士生“社交媒体对自己的面试、试讲、获得offer是否有帮助?”卖家还是比较乐观的,面试增加18%、试讲增加12%、Offer增加10%,这和我们通常的猜测是一致的,也可以对应到社交媒体营销的几个阶段:认知——问询——购买。一般的理论都认为社交媒体对消费者购买链路的前端比较有用,对后端的作用比较小,因为后端都是比较理性的,要比价、比较产品、多方求证,最后才购买。
第二组是买家(学校老师)调研数据,问学校老师“社交媒体对面试、试讲、Offer是否有帮助?”买家们基本上是经济学界的老先生们,他们能决定雇佣谁,这些经济学家比较传统比较保守,他们认为社交媒体有一定效果,但是作用较小,没有卖家们有信心。
第三组是真实的数据。结果非常有意思,社交媒体对购买链路的前端(面试)的作用较小,只增加了8%,对购买链路的后端影响却非常大,对于试讲增加了22%,对于Offer增加了16%。显然不管是卖家还是买家,都没有意识到社交媒体推广对于博士生求职的作用如此之大。
很多人认为社交媒体营销、整合营销都是忽悠,都是骗子,都是利用人的冲动性购买,其实并不是这样的。
社交媒体的作用是通过潜意识影响人的行为。当我们浏览社交媒体推送的内容时,即使你主观上不去看它,不去想它是什么内容,立刻把它从视野中划了出去,它依然会通过你的余光,被潜意识捕捉,进入你的大脑。于是,当你在超市购物、电商平台购物时,潜意识里,你还是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个被推送过的商品,虽然你并没有细看那条内容。
这就是心理学上反复论证过的可接近性(曝光效应,人们会倾向于喜欢自己更熟悉、自己经常看到的事物。这种偏好并非出于理性思考,而是一种潜意识中的认知偏差),一旦有了曝光自然而然就有了接近,对你之后的比较和购买决策过程中,一定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,甚至这个影响会比买家和卖家认为的都大。
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,社交媒体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告知,或者说告知的作用并不局限于信息,它对一个人的决策反应可能是潜移默化的。卖家和买家甚至行业专家都有可能犯错。积极拥抱新媒体,大胆尝试新的营销方式,将会帮助一线的营销管理人员取得进步。
因此,“在当下的碎片化时代,品牌的力量并没有减弱,反而更加强大。要想成功打造一个品牌,“先入为主”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招儿,“先入为主”可能是一个品类的先入为主,也可能是一个心智的先入为主。打造品牌的过程中,要用好社交媒体,不要小看社交媒体的作用。”
竞之道咨询创始人陈名友总结:营销是一门科学,做品牌和品类创新都要先入为主
首先,营销实际上是一门科学。昨天我们讲到了品类创新,今天讲了新媒体与新传播,内容中涉及大量的案例、数据和模型,今天厉教授的每一个观点,都是有数据和案例支撑的。
这些也告诉我们,营销实际上是一门科学,尽管营销时时在变化,很多企业家也认为营销法无定法,但背后一定有不变的部分。不管做品牌、做传播、做全链路营销,还是开创新品类,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做支撑,而且要用事实说话,用数据支撑决策,这点非常非常重要。
其次,做品牌也要先入为主。做品类创新,做品牌定位,都要抢占心智的空位,第一个进入心智胜过第一个进入市场,“抢先占位”的底层逻辑是一模一样的。
大家千万不要忽略先入为主的心智威力。里斯研究发现,美国25个超过100年的品牌中,有20个是品类之王,品类之王就是代表行业老大,就是心智上的先入为主。所以做品牌、做营销的时候,你调动广大消费者心智认知的力量,比你调动渠道的力量、供应链的力量、内部组织的力量要大几何级数。在心智战场上先入为主,你的品牌威力会更加强大!
上一篇:新营销变局下的不变法则:构建生态型品牌战略,整合营销不忘情绪价值
下一篇:返回列表